鉴史问廉第一集观后感|鉴史问廉观后感

时间:2020-10-30  来源:廉政建设  阅读:

鉴史问廉第一集观后感|鉴史问廉观后感6篇

教师《鉴史问廉》观后感

廉政建设,似乎听起来很高大上,离我们很遥远,只有和那些高官才能能联系起来。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廉政建设和我们息息相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胞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清廉更成为一种人格的魅力,一种道德的体现。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 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在古代就有学生拜师时给老师送“束修”。皇太子、国子监生、四门学学生、律学、算学、书学学生拜师所送的礼物,都是帛五匹、酒二斗、修(肉干)五脡;州县学生仅须奉帛一匹,酒与修则相同。这些礼物包含着家长与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然而现在这种感情味道却变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成为了“糖衣炮弹”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作为一名教师的节操,提高自 身的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党员《鉴史问廉》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近,观看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这种体会更加深刻,历史就是一面逼真的镜子,历朝历代的兴衰,都遵守着特定的发展规律,而官员的廉政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领导干部,确实应该以史为鉴,敬畏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一、以历史为镜子,可知群众心中永远有杆称。通过观看《鉴史问廉》,我们发现民间有许多群众自编的反映贪官污吏的戏剧、民谣等,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腐败的痛恨。包拯不持一砚归、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 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是如此雪亮。历史清楚地告知我们,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与我们各级官吏的作风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二、以廉吏为楷模,对照改正自己的作风。包拯有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诗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国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只要你是一棵参天之木,最后总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为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赢得了“包青天”的美誉。海瑞是浑身是胆、一身硬骨,他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生活极其朴素,去世时家徒四壁,自发送葬的群众伍绵延百里。包拯和海瑞这样的清官将世世代代活在人们的心里。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更应当自觉地以这些清廉的楷模为榜样,抓紧改掉自己的那些坏心态、坏习惯、坏作风,安心工作,实实在在地做些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工作。

三、以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为佳话,立足岗位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从我们共产党的历史可知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建国后我们还有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出现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弘扬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优秀精神,以其为佳话,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切实反对“四风”,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从而无愧于党组织、无愧于人民群众、无愧于时代对我们的信任。

鉴史问廉视频观后感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知得失,以史为镜知兴替”。最近由河南省纪委,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河南新闻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电视连续剧《鉴史问廉》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连续播出后,引起全国上下乃至世界人们的强烈反响,其震撼之威力,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石破天惊的爆炸效应。

纵观《鉴史问廉》,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短小精悍震惊世人的巨片,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所涌现出的无数优秀的清官与腐败贪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用真实的事例再现了历代开明君王推行任人唯贤、听民意恤民情之国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正廉明的国策,行之,则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反之,则走向衰败,甚至亡国。剧中用鲜活的真人事例不仅再现了历史,也警示着我们后人。

《鉴史问廉》中反映的清与浊,廉与贪,兴与衰,是颇为感人的,也是发人深省的。仅一字之别,一念之差,其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面对21世纪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和反思吗?

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面对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力挽狂澜,果断决定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拍蝇”的人民战争。其阵势可谓“感天地,泣鬼神”。波澜壮阔的反腐运动,席卷神州大地各个角落,来势之快,来势之猛,来势之广,是空前的,也是大快人心的。铲除腐败,严惩贪官,“苍蝇老虎”一起打,这铺天盖地的威慑力,使狂妄一时的贪官们心惊胆颤,如惊弓之鸟,似热锅蚂蚁,无处躲藏,也令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虎拍蝇无终止,铲除腐败无句号。我们须一鼓作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此次反腐运动是长期的,非短暂的,绝不可搞形式,走过场,一阵风。彻底铲平滋长腐败的土壤,万不可让腐败死灰复燃。我们必须紧跟党中央,奋勇直追,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民总动员取得这场反腐战役的最后胜利,让我们共和国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让我们党的队伍更纯洁,更健康,更青春;使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千秋万代永不变色,更加繁荣昌盛。

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携手共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时代的正能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继续沿着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努力奋斗!

我们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明天一定能够实现!

《鉴史问廉》观后感1000字

《鉴史问廉》,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以历史为铜,自我剖解,自我反思的一部历史文化教育片。片中只字未提现代,却以历史兴亡交替引发观者对现代社会发展走向的深思。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无不让我们圈点至今,更幻化为我们自己的身影。包青天、狄仁杰、海瑞等一代名吏,塑造了敢叫日月换新颜的英雄主义形象,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七品芝麻官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以及五人墓之义士的历史壮举,最终都融入了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匹夫责任!该片从历史兴衰之大处着眼,落笔清官之“清、勤、慎”,最后总结到道德、文化、律令、制度对历史兴衰的重要作用。

从古至今,由彼及此,我们在鉴史问廉的同时,更应该多问问自己: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朝代?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团体?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在做着什么?我们在影响着什么?我们将怎样写下自己的历史?

如今,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前进。我们是xx社的一员,我们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上,我们支持三农、服务民生,更为中原经济的腾飞贡献着我们应有的力量。我们做的不多,但也不少,因为每日营业大厅里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不但提供细致周到的柜台服务,更向广大用户推广越发先进的电子银行结算通道。我们不计成本的为客户的资金结算殚精竭虑,更以他行无法比拟的贷款优惠条件有力的支持了辖内农户、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信一生,有多少人蜡烛燃尽,把毕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农信事业,他们中有坚守正义、不惧邪恶、视事业如生命的基层农信社带头人,有不畏艰苦、扎根山区、以服务三农为乐的农信社老员工,有爱社如家、热心公益、把爱心洒向民众的农信社“活雷锋”,有正直无私、爱岗敬业、用孝心撑起一个家的道德典范,有恪守岗位、为人表率、与病魔抗争的敬业标兵,有顶住压力无所畏惧保全资产的农信卫士。他们就是我们的“最美农信人”。这些平凡的农信人无不用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各自岗位的“清、慎、勤”。没有清明与无私,哪来奉献;没有审慎与笃行,哪来长久;没有勤劳与无悔,哪来众人之美誉!他们从不同岗位、不同侧面反映了xx社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新风正气、竭力服务“三农”的精神风貌。

xx社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无数的xx社人与事汇成了xx社的历史长河。但要在如今商业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成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商业银行,更要靠规章和制度的框架约束。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制定了《大诰》和《大明律》,《大诰》的侧重点是惩治贪官污吏,《大诰》还赋予百姓监督官员的权利,一旦地方百姓发现地方官员有扰民和贪污等犯罪行为,可以手持《大诰》将他们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本人处理,任何人不得阻拦,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朱元璋的重点制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让吏治清廉的良好风气持续了一百多年,明初六十多年的廉吏有一百多人,占整个明朝时期廉吏的六分之五。可见制度对管理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关系。

此外,湖北省云梦县法院的法官借鉴秦朝将法律刻在竹简上的做法,将每位法官的座右铭以竹简的形式醒目的悬挂于开庭时必经的走廊内,以实时的警醒他们遵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如何运用制度与道德的约束力来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将是我们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

【范文一】

电视中从来不乏“演绎”和“戏说”一类的历史剧,但像《鉴史问廉》这种将多个朝代贯穿起来整体纵观,并以真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为内容的纪录片还是头一次,所以一经播出就收到了许多官员干部的关注、专家学者热议、广大百姓的追捧。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观看之后,感悟颇深。细数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如同一幕剧情重复,缺乏新意的戏剧,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化为历史陈迹。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回望逝去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感叹岁月的流离与无情,更重要的是在兴衰的思索中找到了历史的定律,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管不住腐败,任其泛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那么走出历史,回到现代,我们的国家走过了贫穷落后的建国初期,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发展中阶段,由于党长期的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于是有些人已经逐渐脱离了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面对这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猛药祛苛,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这也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鉴史问廉》告诉我们,历史是真实的,教训是深刻的。如何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不想腐”和“尚廉洁”的理念,努力构筑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永远深思的课题。

【范文二】

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记录频道陆续播出。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共产党人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我们党的领导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是,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细观《鉴史问廉》,我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范文三】

《鉴史问廉》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央视播出的《鉴史问廉》非常好,非常及时。对我们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廉政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翻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的包拯,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博得举国爱戴;清代的于成龙,一身清廉,蜚声朝野。现代的人民公仆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导致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014年,在委党组领导下旅工委全面深化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党性修养、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群众路线活动只有开始,没有终点,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下三方面工作,真正做到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一是加强学习,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牢固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

二是廉洁自律,以身作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干部,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廉洁自律。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做起。作风体现于细节,倡导树立好就要从细节抓起。做到心不贪,嘴不馋,手不长,洁身自好,时时警惕,永远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号角。

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当政为官者,若要想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还能够公正的处理各种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腐不贪,做到善始善终,这样的清官是受人尊敬和仰慕的。因为对官员清廉与贪腐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而是取决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像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世代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伟大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间或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同样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判。

或许,因为受世俗的沾染,出现过不好的社会风气,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

清官,是历朝历代老百姓心目中的依靠和青天。

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希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清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腐,像焦裕禄那样心系群众、艰苦朴素、一心为民。这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40年风雨变迁,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始终坚持高压态势,清风肃纪,老虎苍蝇一起打。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

鉴史问廉第一集观后感|鉴史问廉观后感6篇

http://m.cyloushi.cn/dangtuan/158979.html

推荐访问: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