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偃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

时间:2021-05-31  来源:工作计划表  阅读:

[2019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偃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

――2019年1月23日在偃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偃师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武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全面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植优势,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矢志不渝谋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以56个重大专项、812个项目为抓手,持续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统筹推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11%;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以上、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重大项目143个、完成投资159.8亿元,竣工58个,其中省、洛阳市重点项目24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5个、总投资189.1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1个、总投资184.5亿元。投资18亿元的新星轻合金材料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中国夏都文化产业园、投资14.5亿元的通达铝基复合新材料等项目签约落地。签约地企合作产业项目14个、产销对接项目11个。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15.1亿元、增长28%。积极采用PPP模式融资,3个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其中洛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被评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古都文化生态环境综合提升项目争取上级资金2.5亿元。

服务企业扎实有效。完善企业服务长效制度,解决企业反映问题80余个。支持企业争取政策性资金、科技创新券1700余万元。着力打造“金融绿洲”,对175家企业、106户个体户授信2.6亿元,投放创新普惠金融产品307笔、2.9亿元;实现与中国银行洛阳分行的战略合作,未来3年我市可获得100亿元的融资授信。帮助小微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8起、3.7亿元。中原证券投入运行。建龙公司入选全省100家优秀非公有制企业,成功组建河南省吸附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获得省证监局IPO上市辅导。17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健稷农业科技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星创天地”。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完成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63家,组建洛阳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2家。完成专利申报507件,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注册商标17件。土地报批、收储和出让工作成效明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31项、其他类行政职权52项,清理规范各类证明277项。实现966项审批服务事项“三级十同”一网通办。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9户。行政服务大厅“一次办妥”事项达797项,按时办结率100%。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0万吨。推动170家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降低成本1343万元。落实增值税改革、中小微企业减负政策,累计减税7038万元。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7%。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促转型,发展质量实现新突破。坚持转型发展、质效并举,强化支撑能力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持续优化。

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实践中,摆脱思维定势、改变传统路径,突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力实施企业“三大改造”,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凝聚力量、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主导产业方面,新星轻合金材料产业园创造项目建设新记录,一年内可完成“签约―开工―投产”“三级跳”。望江公司年产10万辆三轮摩托车、河阳鸿丰地铁盾构管片、春宾特种电缆、亿江合金高精度铝板带箔等21个项目建成投产,浙荣建筑新材料产业园基本建成。大河DH350车型成功出口巴基斯坦。新兴产业方面,华润新能源邙山30兆瓦风电场建成发电,东方日升年产1.5吉瓦电池切片项目建成,洛阳交运畅通物流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特色产业方面,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主体建成,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配套工程加快推进。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缑氏镇马屯村被命名为“淘宝村”。传统产业方面,荣获“中国布鞋之都”称号。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43个,总投资132.3亿元,完工108个,完成投资55.4亿元。

“两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保持“二星级”称号,入选《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工业大道西延工程具备通车条件,古城快速、永丰路、富源路等5条道路实现亮化。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偃师)三轮车新能源车展览会暨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特色商业区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13.1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87%。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3亿公斤以上。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新成立农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6家,新认定洛阳市级示范社8家、示范家庭农场2家,建成益农信息社226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1个、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邙岭长青谷被确定为洛阳市沟域经济示范区。压缩玉米种植3000亩,新发展葡萄910亩、蔬菜1050亩、水果600亩。完成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12平方公里。被评为全国第三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一年来,我们统筹兼顾补短板,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坚持“主动防范、系统应对、标本兼治、守住底线”,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更加坚实。

风险防控更加有力。严控政府债务规模,规范PPP项目运作,政府债务运行平稳可控。问题楼盘、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工作顺利推进。全力防控金融风险,设立3000万元的偃师市级还贷周转金,引导企业使用还贷周转金104笔、3.2亿元,争取再贷款资金1.8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力有效。

脱贫攻坚持续推进。122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最后3个省级贫困村顺利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66%。投资3400万元,建成扶贫项目65个。投放小额信用贷款1.7亿元,扶持全市88%的贫困户稳步增收。新实现1552名未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整体就业率达99.4%。开展“十个一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和四个“清零”行动,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明显。PM10年平均浓度93微克/立方米,PM2.5年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伊洛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以势如破竹之势开展了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战,截至元月22日,拆除违法违规的石料厂15家、铝烧窑18家、石材厂128家、养殖场703家、违章建筑及私搭乱建1813处,取缔“散乱污”企业529家,一批群众关注的环保“顽疾”正在有序解决。完成50家非电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淘汰老旧车辆5325台。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55公里,取缔非法采砂场43处,清理采砂船66条、设备11套。建成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中州渠城区段黑臭水体治理,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座,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关停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2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汾渭平原强化督查反馈问题案件全部办结。

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抓提质,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建提质,着力促进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宜居宜业新偃师雏形显现。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城建提质工程类项目106个、总投资113.7亿元,已完工58个、完成投资44.1亿元。一年时间,城市“颜值”和“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城市变得更美了,按照“七统一”标准完成偃化口周边和“四纵三横”道路沿线立面改造,更换老旧招牌近5万平方米,96栋楼体实现亮化,88个公交站亭完成改造,“古韵新风”成为偃师的新风貌。城市变得更绿了,高标准实施商都路、华夏路、偃化口等城市重要节点、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提升改造城市广场游园23个,完成华夏路沿线18家行政事业单位拆墙透绿,新增绿地9.1万平方米,实现“开门进园、推窗见绿”。城市变得更通畅了,华夏路东延、新新路提升改造、北环路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省道539、夏都大道、东明路西延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2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6条道路“三线入地”。人民生活更方便了,新建、改造公厕48座,市区公厕实现手机一键“导航”;新建5个城市书房,新建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580个,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6座。垃圾处理场二期、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首阳新区幼儿园、水岸柳苑二期三期等项目完工。新建、改造热力管网17.5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3万平方米。新增2条公交线路,50台新能源公交车亮相偃师街头。

征迁安置有效突破。拆迁住宅1057户、企业42家,拆迁面积近33.6万平方米,腾地1000余亩;完成东明路西延、文化路北延、省道539等一批重大项目涉及的拆迁任务,保障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及周边配套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用地需求。伊洛街道齐庄社区实现零的突破,第一个完成整村拆迁。建成安置房33栋,基本封顶44栋,建成面积达42.7万平方米,718户群众搬入新居。

规划管理更加科学。《偃师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通过省规划评审。33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专项规划、16个美丽乡村及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强力开展“五项治理”,整治城区交通乱点10个;坚持每周开展“清洁城市”行动,实行“以克论净”;开展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夜市烧烤、占道经营、渣土运输车、餐饮油烟管控专项治理,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数字城管系统与政务网实现对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8100余项。拆除违章建筑239处、10万平方米,腾出空间全部用于建设绿地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六绿”工程稳步推进,完成龙少路、省道314、杜甫大道、洛偃快速、华夏路、商都路等14条廊道绿化,完成伊洛河两侧防护林带建设和30个村庄、7个企业绿化,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万余亩。“两河两渠”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建成12.5公里堤顶道路和滨河慢行道,新增及改造绿地45万平方米。此外,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城市区共拆除违章建筑216处、22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出台《偃师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案》。顾县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扎实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清零”行动,农村垃圾市场化运作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6个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加快推进,6个洛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全部建成。敷设镇村天然气管道350公里,67个行政村、6962户农村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完成19个行政村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6万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综合水价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展顺利。改造提升50个农村基层阵地,37个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完工。

一年来,我们倾力而为惠民生,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重点民生实事为抓手,打造精品民生工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民生支出27.3亿元、增长24.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9%。省、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全部完成。市政府承诺的“十大民生实事”中,脱贫攻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扩大供暖供气面积、城市美化亮化、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改造背街小巷、增加休闲健身场所、增加便民设施等9项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实施1项。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考成绩再创新高,5人入围洛阳市文、理科前十名。新一高加快建设,16个农村改薄项目和6所公办幼儿园竣工。建立远程医疗平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实现市、镇、村全覆盖,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国家级、省级专家诊断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3.8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到94.1%;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44家,实现“达标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市中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市体育场提升改造基本完成。新建文化广场36个,建设简易戏台128个,基层文化中心全部达标;文化惠民演出732场,放映免费电影2764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魏碑书法大赛,“中国书法之乡”“书香偃师”等文化名片进一步彰显。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1280套公租房分配完成。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3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83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57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11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3.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1.5亿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补贴、医疗保险补贴等资金7561万元。完成危房改造72户。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提标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严格实行信访稳定“一岗双责”,坚持市级领导接访和下访、主要领导约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制度,重大时间节点未发生赴京、省和洛阳市恶性上访事件。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犯罪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2个,刑事拘留涉黑、涉恶人员208人、逮捕112人。强力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市消防大队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称号。

一年来,我们锲而不舍提效能,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从严治政,忠诚担当、奋发作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提升。

政府系统党建持续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严格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先后召开3次政府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执行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谈心谈话、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顺利推进。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以案促改活动有序开展。

依法行政从严落实。注重倾听民意、凝聚共识,高标准推进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122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4%;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17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2%。持续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复议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

作风建设不断改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作风,锲而不舍纠正“四风”。持续开展“四查四促”专项行动,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104起、141人。继续压缩行政运行成本,“三公”经费同比下降7.4%。办理110联动反映民生事项7948件,办结率和答复率100%,群众满意率96%以上。同时,审计、气象、民族宗教、保险、地方志、移民、人防、新闻广播、统计等工作也都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看似平常如往、波澜不惊,实则形势复杂、挑战严峻,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第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快发展的坚强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自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维护市委权威,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第二,强化底线思维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所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住了风险就有了发展基础,引爆风险就会失去发展的条件。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打好浴火重生、转危为机的主动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动力之源。事不避难,知难不难,矛盾和问题不会因为回避而自然消失,只能因为勇于正视才会逐步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综合整治、齐庄社区拆迁清零、二里头区域拆迁、百城提质工程、廊道绿化提升等实践证明,只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勇于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就能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开拓偃师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第四,勤勉重干的务实作风是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全市上下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才实现了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我们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靠实干成就事业,用实干赢得精彩。第五,群众支持是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后盾。实践证明,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就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离开人民群众,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我们必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合法利益,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共同为再铸偃师文明富强新辉煌添彩、喝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多,面临的压力比预想的要大,但工作的成效比预期要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指路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关心厚爱的结果,是市委站位全局、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各驻偃单位、驻偃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和支持偃师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偃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主导产业效益不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特色产业特而不优、传统产业占比较重,民营企业“星星多、月亮少”,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速。二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新老城区尚未实现协同发展、“串珠成链”,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交通拥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精细化管理水平仍需提升。三是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区域环境、传统行业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不均衡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五是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和干部“跟不上、慢半拍”的现象依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法不多、营商环境不优成为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补齐短板,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二、2019年总体要求及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新时代偃师“爬坡过坎、跨越赶超”的攻坚之年。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全国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省内和周边县市竞相发展势头逼人,而我市经济增速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要素不全、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依然存在,实现大发展、大突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河南“三区一群”联动发展,自创区、自贸区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在洛阳集中布局,一批涉及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为我们进一步争取支持、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利环境。特别是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贯彻落实生态绿色新理念、当好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再铸偃师文明富强新辉煌”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建设富强偃师、活力偃师、人文偃师、生态偃师、法治偃师、诚信偃师”的总体目标,为偃师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制订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必将引领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还要看到,去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动车组”文化的引领下,全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强力开展城建提质、拆迁清零、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攻坚行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市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整体驱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氛围日趋浓厚,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局面已经形成!

机遇当前,不容丝毫懈怠;重任在肩,更需扬帆奋进。我们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审时度势、精心谋划,集中智慧、集中力量把偃师的事情办好,奋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洛阳市委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严格遵循“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治理转型、体制机制转型,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特色优势日益厚植,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贯彻落实生态绿色新理念、当好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再铸偃师文明富强新辉煌,努力建设富强偃师、活力偃师、人文偃师、生态偃师、法治偃师、诚信偃师,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各方面考虑,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税收占比达到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一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做好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四个关系”:一是从“形”与“势”的统一中审视全局,坚定必胜信心。当前,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市转型发展正处于“阵痛期”,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从长期大势看当前经济形势,偃师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稳中有升,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空间,百城提质工程为加快城乡建设打开了局面、积累了经验,全市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集聚。我们必须辩证地审视大局,看趋势、观大势,防止被短期变化牵着鼻子走,既要看到“形”有波动,更要看到“势”仍向好,进一步坚定信心、稳定预期。二是从“危”与“机”的转换中抢抓机遇,赢得发展主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带来不利影响,也带来难得机遇。历史经验证明,抓住了机遇必定会赢得发展,失去了机遇就可能耽误发展。我们将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跃升。三是从“供”与“需”的重构中深化改革,培育壮大优势。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把握供与需的平衡性、增强供与需的适应性、提高供与需的灵活性、强化供与需的畅通性,不断改善供给市场、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循环畅通高效,培育壮大发展优势。四是从“稳”与“进”的把握中迎难而上,保持战略定力。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既立足于“稳”,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着眼于“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以稳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要坚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树牢“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洛阳市委和偃师市委决策部署。切实做到党的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府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始终保持与市委同频共振,保证政府工作正确方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等重要指示,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坚持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相结合、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相结合、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相结合,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必须时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紧跟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跳出偃师看偃师,跳出洛阳看偃师,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蓄势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好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优良生态作为加速转型的“绿色引擎”,以背水一战、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用环保的大投入换取经济的大产出,着力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和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市政府将在完成省、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的同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

1. 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年完成减贫3700人的目标任务,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09%以下。

2. 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乡镇公立幼儿园2所、改扩建4所,增加学位720个;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所;完成新一高图书信息楼和行政办公楼建设工程;投资1163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学及辅助用房等设施。

3. 完善便民基础设施。在城市建成区新建公厕10座,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新建游园4个;建成滨河体育公园;规划建设停车场4个;实施农贸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完成杜甫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民主路西延、滨河路建设工程;完成中心城区15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完成省道539城区段改建工程。

4. 扩大供气供热面积。完成40个行政村“煤改气”工作,新发展用户5000户;敷设供热管网11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用户1500户;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16500户。

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完成4万户农村厕所改造,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布局、村庄建设专项规划编制,4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

6.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完成郑西高铁、连霍高速、新310国道、陇海铁路、伊洛河沿线等绿廊提升,实施首阳山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和北邙生态修复;完成洛河河道绿化;完成中州渠入河口人工湿地提标改造。

7.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二里头遗址保护展示和商都御苑项目;新建城市驿站1个、城市书房2座;完成“送戏下乡”公益演出226场,公益电影放映2712场以上。

8. 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免费开展产前超声、血清筛查,筛查率达到50%以上;新生儿“两病”免费筛查率达到95%以上,新生儿听力免费筛查率达到90%以上;完成18000名农村适龄妇女、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在4个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

9.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50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户;完成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户;建成2个“留守儿童之家”。

10. 打通群众安全感“最后一公里”。实施“雪亮工程”,建设1套综治中心监控平台,安装5套高空瞭望、30套卡口、600个高清摄像探头,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严厉打击网络空间、新兴领域黑恶犯罪,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实现积案、线索“清零”。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锁定攻坚目标、瞄准重点难点,紧盯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事件、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精准发力、稳扎稳打,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遏增量、减存量,依法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实施“八个一批”解决方案,稳妥有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规范运作PPP项目,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加快市场化转型。加快处置问题楼盘和非法集资案件,确保社会稳定。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防范社会风险。严厉打击非法证券、非法保险、金融诈骗和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好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基本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继续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大行动”,推进“四项工程”,实施50个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项目,抓好金融、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落实,保持组织领导力度不减、帮扶支持力度不减、推进落实力度不减、扶贫政策不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立脱贫正向激励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强力开展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立足于统、立足于打、立足于拆、立足于清、立足于绿、立足于查,确保石料开采、石材加工、铝石煅烧等企业春节前全部关停拆除到位,一般工业企业规范提升和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春节前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月中旬整改到位,环境违法现象得到全面遏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域综合治理,各行业各领域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市干部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明显增强。扎实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PM10、PM2.5平均浓度达标,伊洛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六控”措施,督促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提标治理、燃煤管控、机动车管控、施工工地扬尘管控等重点任务,强力推进中心城区煤电机组清零。参照国内一流企业环保标准,引导传统产业实施环保设施提升改造。强化执法检查,确保涉水排污单位达标排放。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土壤环境监测,完成受污染耕地土壤治理与修复。

 

(二)突出抓好经济运行,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效益。统筹考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聚焦关键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坚决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总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能转换。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去降补”成果。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做好债务化解、资产处置等工作。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打好优化发展环境“组合拳”,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继续实施“三大改造”,提升产业链水平。以产业高端化、技术尖端化、质量顶端化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纵深推进绿色、智能、技术改造,设立“三大改造”基金,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00个、绿色化改造项目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10个。积极完善市场体系,畅通经济循环系统。着力破解生产主体和市场错配、生产和消费脱节、金融和实体失衡的难题,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从分散市场转向统一市场、从差别待遇转向同等待遇,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务实高效抓项目建设。发挥重大项目“聚集”和“裂变”效应,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54个、总投资54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4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2个,年度计划投资72.9亿元。实施省、洛阳市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11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8亿元。强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战,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推进机制,开辟绿色通道,从手续办理、要素保障、投产运营等各环节给予优质高效服务,促进项目顺利落地、快速推进、如期竣工、早日达产。

提质增效抓招商引资。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围绕智能装备制造、高性能合金材料、吸附材料、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紧盯“国际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强”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股权招商、并购招商、以商招商,引进龙头、集聚关联、完善链条、打造集群,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少、土地利用率高、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牢固树立招商选资理念,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招商引技相结合,以“亩产”论英雄,算好税收账、就业账、生态账,紧盯投资40亿元的二里头周边区域旅游开发、投资20亿元的杭州苗夫古村落开发、投资15亿元的健康养老小镇、投资10亿元的浙江颐高新经济智慧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高铁通讯器材等15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全年签约超亿元项目30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10个以上,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

优化环境促民营经济。深挖民营经济这座“富矿”,着力破除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真正为广大民营企业“松绑减负”。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实施民营企业梯队培育成长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进强”,支持新星轻合金、建龙微纳、东方日升、通达电缆、宗申北方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行业龙头。着力解决融资难题,推动与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健全银企对接机制,合理调配使用还贷周转金,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续贷审批、抽贷报告等制度,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示范区”创建,确保全年新增贷款16亿元以上,引导10家以上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或交易,推动资本市场融资20亿元以上。着力推动降本减负,落实中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全面实施收费项目清单制,加大力度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切实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坚决整治涉企乱收费,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决不允许把企业当成“唐僧肉”层层盘剥。着力培育企业家队伍,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素质提升、精神弘扬工程,安排专项资金,依托知名高校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造就一支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严格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大张旗鼓表彰奖励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充分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的动力和智慧。着力保护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人身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政府服务“实”起来、企业家地位“高”起来、民营经济“活”起来!

(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整改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222”现代产业体系向中高端迈进。

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坚持走高质化、差异化、需求引领化发展道路,推动三轮车新能源车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电线电缆行业向“特、高、新”方向发展,打造豫西地区最大的特种高性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加快宗申北方公司新能源车、洛阳恒东新能源车辆、通达轨道交通电缆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实施中国黄金建设集团盘活凯曼重工项目。新材料产业,以吸附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铝材料加工等为重点,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建成新星轻合金材料产业园二期、龙海玻璃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等项目,加快建设建龙吸附材料产业园三期、通达电缆年产10万吨铝基复合材料、鑫隆铝业铝板带箔等项目。

加速培育两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东方日升年产1000兆瓦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技术改造、静脉产业园等项目。现代物流产业,积极构建专业化、信息化、集群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互动融合,加快建设洛阳交运畅通物流产业园,力促天猫优品及菜鸟物流项目与林安商贸城深度合作,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两大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紧盯10月1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游客中心及停车场、路网系统、周边配套设施与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同步建成开放,着力打造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早期中国国家形成与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展示基地。加快实施玄奘故里开发、夏都文化产业园、商城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电子商务产业,积极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联姻,推动电线电缆、制鞋、制鼓、针织等更多的“偃师制造”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大力扶持元一科技产业园,打造电商孵化平台。

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制鞋、针织、石化管件、钢制办公家具、壁纸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集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鞋业产业园,引进全国行业排名前十的鞋企,引领偃师制鞋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入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完善产业发展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更加注重产业建链、补链、延链,调整产业方向和企业布局,引导区内企业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集约利用剩余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智能装备、吸附材料、硅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永丰路北延、襄济路南延、工业大道和北园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招商大道、纬二路、经一路等6条道路亮化。依托顾县板块,规划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手,加快发展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电缆、航空航天零部件等产业。持续壮大特色商业区规模,完成洛神路精品服装一条街提升改造,启动温州商贸城区域改造项目,推动乐享茂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营业。

(四)推动城市建设提质提效,强化高质量发展的载体。瞄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老城区功能,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型。

实施征迁安置工程。坚持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拆迁腾地就服务到哪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依法征迁、和谐征迁,完成西寺庄、后庄、高庄、东寺庄、塔庄、新寨、前纸庄、后纸庄、大冢头、四角楼等村整村征迁工作,加快安置进度,为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塔庄、大冢头、高庄、后庄等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安置房33栋、57.9万平方米。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持续优化区域路网,以“内环”联通城市核心交通,以“中环”连接城市组团交通,以“外环”分流过境交通,着力打造外联内通的交通大格局。围绕新老城区快速联通,建成东明路西延、太学路东延及西延等项目。围绕打通城市“断头路”“卡脖路”,加快文化路南延及提升改造,建成府佐路南延、永宁路东延等项目。围绕完善城市“微循环”,建成太和路、津阳路等项目;启动“中环”线贯通工程,实施汉魏大道北延(至北环路)、北环路东延(至省道539)项目。围绕完善区域骨干路网,实施古城快速通道及国道207高标准提升工程,加快省道539建设进度,抓好中州路(偃师段)快速化提升、省道317永孟线、省道237沁新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实施旧城改造及城市功能提升工程。谋划实施市医院周边区域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区域形象。谋划实施商城遗址周边综合提升工程,完善周边路网建设和文化生态建设。谋划实施城区水系工程,积极实施小浪底南岸灌区水系建设项目。抓好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的规划、设计、展示,打造城市重要标识和靓丽名片。抓好夏都大道、杜甫大道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努力打造文化大道、景观大道。持续加快城市修补,加大供热、供气、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北环路、华夏路、迎宾南路、杜甫大桥、洛河大桥亮化提升改造,启动太学路雨水泵站建设,完成10个老旧小区提升工程。加快荣盛中心二期、橄榄城铂郡、旭日华庭熙院、中裕大厦、金融大厦等项目建设进度。

实施治理提质工程。以第三次土地调查为契机,科学调整城乡用地布局,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加快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审批进度和特色镇、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00个村庄规划修编。树牢经营城市理念,通过市场机制对城市资源、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努力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强力开展清洁城市、餐饮油烟、车辆乱停乱放、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城市的环境更洁美、交通更畅通、治理更智慧、社会更文明。

 

[2019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偃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

http://m.cyloushi.cn/gongzuojihua/172153.html

推荐访问: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 2019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