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最低工资标准20182018年丽水市莲都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0-12-20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阅读:

【丽水市最低工资标准2018】2018年丽水市莲都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3月7日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莲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 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莲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善担当、争创一流,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98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37.0:57.3;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73.70亿元,增长11.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亿元,增长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857元、23407元,分别同比增长8.7%、10.1%。年度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连续七年获得优秀等次。

(一)致力于绿色发展,产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

生态农业亮点纷呈。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9417亩。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21.74亿元,铁皮石斛、皇菊、白枇杷、三叶青、覆盆子等特色农业稳定发展。丽新茶叶精品园、老竹白莲精品园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中国柑橘产业发展领军人物邓秀新院士在我区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农旅融合步伐加快,新建美丽牧场6家,新增休闲农业观光园区6个、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新增“丽水山耕”合作基地145个,转化农产品旅游地商品33个,实现旅游地商品销售额4.82亿元,成功打造百兴菇业、夫人山养心谷等一批农旅融合基地,农事节庆活动基本实现“一乡一节”,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生态工业态势向好。制定出台提振生态工业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生态工业走出多年困局,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303.19亩,总投资135亿元的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实现开工。“腾笼换鸟”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年盘活闲置厂房、土地9宗281亩,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51家,淘汰落后产能3家。产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分别增长16.1%、39.2%,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和20.5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浙江制造”标准实现零的突破,万控电气、瓯宝安防、乾麟缝制等3家企业入选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名单。扶工兴工合力增强,全年兑现企业奖补资金1417万元,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35笔,金额1.81亿元。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扎实推进,完成企业股改1家,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6家。成功入选省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创建县(市、区)。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29.9%。成功举办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暨“玩转画乡”旅游季系列活动,蝴蝶谷、雅溪漂流、欢庭·下南山、利山峡谷穿越等一批旅游项目顺利建成。莲都区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私家旅游目的地,古堰画乡小镇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镇。百兴菇业获评浙江省五星级旅游购物场所,全市唯一。融合发展“互联网+”产业,实现网络零售额37.50亿元,同比增长38.4%,成功入选浙江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县。集聚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引入台州银行等金融服务企业25家。完成中山街智慧商圈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7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7.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二)致力于大干项目,发展后劲在强化投入中不断增强

项目推进有为有效。推行重大项目领导领办、季度点评等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百日百项攻坚战,全年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度增加了9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71.7%和156.3%,执行率历年最高;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18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全市第一。城西小学、碧湖瓯碧园等新建项目顺利开工,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古堰画乡游客中心等续建项目扎实推进,碧湖镇环北路延伸段、丽水花街片区莲都安置小区等前期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谋划项目142个,总投资达500亿元,为“中心园”建设积蓄了发展势能。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五个通吃”,注重“五资并举”,组建产业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走出去”招商,利用世界丽水人大会“请进来”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5.5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34万美元,引进大项目13个,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二。特别是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类招商项目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的成功引进,必将为莲都实体经济的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市区合力开展重点项目政策处理“百日攻坚”和“持续攻坚”行动,累计销号项目114个,完成率95%,征收房屋14.52万平方米,清场交地4010亩,确保了桐岭路、丽水二中、丽阳溪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市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多渠道筹措基本建设项目资金9.02亿元。成功入选省“两山(二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扶持县,三年可获资金3亿元。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谋划推出PPP项目10个。扎实推进土地开发,全年垦造水田1000亩、旱地1200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3万亩。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全年共出让土地1554.58亩,划拨土地207.07亩,收储土地2100亩。侯卫东官场笔记

(三)致力于全域统筹,城乡面貌在协调发展中展现新姿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完成中央、省委环保督察迎检工作,131件信访交办件全部办结。动真碰硬推进“三改一拆”,全年拆违198.43万平方米、“三改”316.16万平方米,“无违建创建先进区”通过初验。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打赢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创成“清三河”达标县,“养猪上楼”入选农业部“五大治污”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全省优秀,有望首次夺得“大禹鼎”。“六边三化三美”考核全市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四边三化”行动优秀县(市、区)。成功举办首届“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莲都国际研讨会,全市首家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柯布生态文明院士工作站落户古堰画乡小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试点建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市、区)。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碧湖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堰头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莲都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首次排名全省第一。

城乡品质全面提升。首战当决战奋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6次“我为丽水”万人系列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全民创建活动,“小荷”志愿者发展到15079人;全面完成10类重点建设项目、10类重点整治项目和15个挂牌整治项目;成功打造“330条美丽楼道、43条文明小巷、4个示范社区”特色品牌;全面展示了“最整洁、最礼让、最有序、最有爱心、最平安”的丽水城市形象,助力丽水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黄村乡、大港头镇、丽新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大港头镇被评为省级样板乡镇。古堰画乡小镇连续两年在省级特色小镇考核中获得优秀。大力推进农村景区化,6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增A级景区村25个,其中3A级景区村2个。老竹镇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新陶村等4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西坑村等7个村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下南山村入选全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典型案例,利山村入选浙江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示范单位培育名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碧湖第一水厂,开工建设大港头至碧湖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工程、大港头镇区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谋划推进碧湖平原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项目(一期)完成路基工程主体,“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31公里、大中修33公里。峰源乡实现通公交,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新能源汽车租赁布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水利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清理河湖库塘淤泥32.54万立方米,完成老竹溪后坑段、严溪黄村段综合治理,完成高溪水库、黄坛坑水库、枫树湾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成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1万户。

(四)致力于惠民利民,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

强村富民成效显著。启动实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101个,完成省定三年任务的85.6%,132个村实现村财增收。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9348人,城镇新增就业2036人。扎实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全年实现农家乐民宿营业总收入2.52亿元,发放来料加工费2.23亿元。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成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困儿童救助1.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250万元。创新开展商业保险助推扶贫工作。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67元,同比增长16.3%。

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民生支出31.53亿元,占区本级财政总支出比重80.9%。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全市率先试点“区管校聘”改革,全省首推“两代表一委员”督政督学评议制,梅山中学二期、碧湖中学二期项目完成扩建,城西小学、东港小学、碧湖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市、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会上作典型发言。圆满完成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年度任务。开展6家市区医联体建设试点,责任医生规范签约率达到31.3%,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老竹、太平、黄村、峰源等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创成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新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5个,基本实现日间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全覆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5个,创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个,入选省“放心粮油示范县”试点名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5.3%和99.0%,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人数达到12904人。建成区数字文化馆、区公共图书馆,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新增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个。老竹镇被评为省文化强镇,保定村被评为浙江传统戏剧特色村。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以砸锅卖铁的决心推进“大搬快治”和治危拆违行动,完成避让搬迁项目21个、搬迁1882人、已安置453人,完成工程治理项目12个,解危405人;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全部完成腾空,农村危房拆除修缮率达79.3%。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歼灭战”,化解信访积案102件。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建成省级全科网格示范区,实现99%以上的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群众咨询和投诉举报在基层解决。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20%。区科技局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区银行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2.6%下降到1.9%。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圆满完成护航十九大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莲都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9.0%,创历史新高,夺取“平安金鼎”胜利在望!

(五)致力于深化改革,行政效能在作风转变中明显提升

改革创新取得实效。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到97.5%,27个行业推行证照联办,“百人体验”“千家回访”“万户推送”等创新做法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莲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第三方满意度评估调查中排名全省第九。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新增“三权”抵押贷款2.38亿元,农村担保体系、信用体系、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颁发全市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完成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4329宗,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组建成立农合联服务中心、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开展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新一轮乡镇(街道)财税体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全年争取到省级以上改革试点项目11个。

破难攻坚能力增强。对照“莲都铁军”要求,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政府议事决策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以不推诿迎难上的担当,大力开展攻坚破难画句号行动,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1个,括苍路专建区块危旧房腾空、郎奇-白桥区块坟墓搬迁等一大批难题难事得到妥善处置。实行“目标任务项目化、推进工作时序化、落实工作责任化、督查考核常态化”,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5个月,充分展现了精准服务企业的“莲都态度”和“莲都速度”。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88件,满意率9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转作风。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刚性。全面加强和规范涉农、扶贫、医保等民生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实施公款竞争性存放。清理规范编外用工使用。严肃国资管理,收回约6500平方米闲置国有房屋,核销、收回财政出借资金3882.22万元。严格项目投资审查和结算审计,财审核减资金1.55亿元,审计核减工程造价4048万元。成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审计发现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同时,民族、宗教、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粮食、物价、统计、质监、档案、侨台、外事、史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武装、国防教育、拥军优属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以及广大侨胞、社会各界人士和驻莲部队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总量偏小、速度偏慢、质量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重点指标增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土地、资金、人才、体制等要素制约仍然存在。社会民生方面,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短板;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超班额、师资紧张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比较薄弱,民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自身建设方面,少数干部首位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十九大精神贯彻年”“创新区建设推进年”“重点工作攻坚年”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抓好区委“高质量发展转型年”各项重点工作,首善担当、争创一流,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奋力开辟莲都区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进莲都区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根植于“秀山丽水、画乡莲都”的生态优势,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区共识;必须始终聚力于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真正打开“两山”转换通道;必须始终立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形成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必须始终落脚于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多的改革红利。

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考虑我区实际,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具体工作中,要以开展“高质量发展转型年”活动为载体,全力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持项目第一抓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大抓项目、大干项目,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以项目攻坚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行领导领办、季度点评、联合督查等项目推进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组织化水平。围绕“4+1”投资新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确保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确保县(市、区)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到50%。深入开展项目攻坚活动,围绕215个实施类基本建设项目,全面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全程攻坚机制,确保万洋低碳智造小镇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郎奇-白桥养生养老等新建项目顺利开工,青林小学等前期项目加快进度,全年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以精准招商带动有效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依托中心城区、现代农业园区、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古堰画乡小镇、环东西岩沿线、北部山区等六大发展平台和世界丽水人大会等重大招商载体,精准对接,全力招引生态制造、农旅融合、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文化创意和信息经济等产业项目。积极整合专项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资源,强化专业招商;利用莲都商会、海外侨团和社会中介资源,开展以商招商;积极组团参加浙洽会、海洽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注重会展招商。全年力争实际利用内资2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引进大项目8个。

以要素集聚保障有效投资。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扎实推进阳光征收、和谐征收、依法征收,确保市区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加大耕地垦造和土地出让力度,全年完成垦造水田1500亩、旱地1500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200亩,完成土地出让2400亩。加快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进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基础设施、碧湖第二污水处理厂等PPP项目落地建设。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拓宽国企融资渠道,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以上。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做好项目资金整合管理,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坚决打好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攻坚战。

以区域合作促进有效投资。坚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融入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主动对接浙西南生态旅游大通道建设。切实加强与周边地区在重点项目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着力深化与义乌市的山海协作,全年力争新引进特色产业项目25个,到位资金17亿元,不断提升园区共建、产业合作水平。认真做好与四川省剑阁县的扶贫协作结对工作。积极引导优质民营企业、进出口企业开展对外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坚持产业第一支撑,全力振兴实体经济。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坚持精品化定位,做优做强生态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启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00亩,新培育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2个、生态精品农产品5个,全力推进小水果、生态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平,创成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县”。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建美丽牧场6家,争创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继续抓好“一区一镇”建设,打造碧湖农业产业集聚区和大港头、老竹等农业特色强镇。深入开展质量强农“八大行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9个,市级以上农业主体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达90%以上,标准化程度达63%以上。

坚持高质量要求,提质增效生态工业。深入实施莲都生态工业“32615”行动计划,全力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时尚轻工、健康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按照“严守环保底线、严格产业规划、严把招商环节”三大要求,全力推进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建设,打造生态工业发展新高地。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推进低效产能、低效闲置用地、“低小散”企业清理,突出项目投产、增加值率、亩均税收等方面考核,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大力推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企业上云”,加快工业园区通用设备、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持续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实际困难。分类实施凤凰行动、小巨人培育行动和小微企业提质行动,全年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新培育亿元企业2家、规上企业5家。

坚持新经济引领,积极培育美丽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总部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向莲都集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编制出台莲都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培育以油画创作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产品,探索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积极发掘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提高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加快金融服务、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扎实推进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加快莲都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加大互联网创业创新主体和品牌培育力度,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

坚持全产业融合,大力推动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农业主体与旅游主体、农业品牌与旅游品牌深度融合,积极谋划集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年内新建休闲观光农业区8个,新增农产品旅游地商品24个。高起点推进万洋融合发展,着力把万洋低碳智造小镇打造成工旅融合的样板小镇,争取列入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制定出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全年新创建省级产业融合示范点5个,打造康体养生游、农事体验游、传统民俗游等旅游精品线路10条。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古堰画乡小镇建设和创5A工作力度,提升东西岩景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争取一批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尽快落地,推进碧湖平原、宣平溪流域、巨溪三岩寺、环东西岩沿线等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区发展,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坚持统筹第一要求,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全域统筹是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以超常规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处州韵味的美丽城乡。

以最高的标准,大力建设美丽城镇。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战。积极开展“丽水我的城”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进“小荷”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提升行动,推进公益广告提质增效;深化“美丽楼道、文明小巷、示范社区”创建行动,新增美丽楼道100条,文明小巷10条;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宜居品质。打好市区城中村改造大会战。全力推进丽水饭店区块、括苍路专建区块、水东老村等区块的拆迁改造,完成改造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5个旧住宅区、2个城中村、30个老旧社区截污纳管改造。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战。老竹、雅溪、太平、峰源、仙渡等5个乡镇完成综合整治任务,黄村、大港头、丽新等3个乡镇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成果,碧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碧湖-大港头分区规划和老竹畲族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

以最靓的特色,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围绕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区),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行动,“秀丽宣平”港前线、“通济古堰”新50省道、“古道问今”330线等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争创省、市精品示范。实施“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加强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严格农村建房管理,建设具有莲都韵味的“处州民居”;充分挖掘生态、人文、产业特色,整合资源,连片分批推进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全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村25个,其中3A级景区村3个,创建市级花样村庄、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经济示范村各2个。扎实推进传统村落复兴工程,抓好西溪村、新陶村等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升咸宜村等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水平。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河道生态治理、饮用水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以最大的力度,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工程等一批综合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工程项目前期。加快建设农村“四好公路”,巩固建制村客运“村村通”成果,完成公路大中修34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公里,提升改造21公里。全面开展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配合推进丽水机场、瓯江航道、衢丽铁路、水东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启动碧湖镇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大港头镇区给排水管网(二期)项目,加快谋划碧湖平原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和雅溪自来水厂、老竹-丽新自来水厂等重大民生项目。统筹抓好绿色能源、环保设施、安全水利、智慧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以最严的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施《莲都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完善拆改结合、依法治违、源头管控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00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力争创成“基本无违建区”。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剿灭劣V类水成果,全力争创“污水零直排区”。大力推进“五气共治”,加大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整治力度,确保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稳中有升。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切实加强有害固废、生活固废、污泥固废、建筑固废的处置监管。广泛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景区厕所12座。深入推进垃圾革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到80%、50%以上。持续开展“811”美丽莲都建设行动,实施平原绿化250亩,建设彩色林、健康林8000亩,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区。

(四)坚持改革第一动力,全力集聚发展动能。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集聚绿色发展新动能。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打通数据通道,实现公共数据全面整合,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应用,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办件回传“三个100%”,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政务服务网,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融入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积极助力丽水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争取更多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改革事项、重要发展平台在莲都落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旅游产业基金,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整合资源重新组建区国资公司、区城投公司、区旅投公司,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办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出一批促进乡村振兴的试点改革。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为契机,统筹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力抓好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行,培育公司经营实体和服务平台,提升农合联“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功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实现“三权”抵押贷款余额增长5%以上。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6%。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名品名牌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发明专利申请量1200个。扎实推进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全力争创丽水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化与省旅职院、丽水学院、丽水职技院等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构筑创业创新合作平台。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入选“绿谷精英”或省“千人计划”1人。

(五)坚持民生第一追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我们将以十方面民生实事为抓手,认真做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增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全市领先。认真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300人以上,完成农民就业创业培训2300人次。大力实施助农增收“十大工程”,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富民增收产业,加快农民异地搬迁安置,碧湖瓯碧园主体完工,大港头金港小区二期、紫金水岭根安置小区、丽水花街片区莲都安置小区开工建设,积极谋划碧湖瓯碧园二期和老竹丽新安置小区项目,全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800人。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第三轮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达到10%以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创新村集体经济增收方式,深入推进“光伏小康工程”等强村项目,年内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城西小学投入使用,东港小学、碧湖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实施义务教育班额控制行动,消除起始年级超班额。积极推进第三轮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全面推行教师“区管校聘”,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编制“健康莲都2030”行动方案,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市区医联体建设,加快丽云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钭氏医院新建项目建设进度。优化计划生育和妇幼健康服务。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新创建“幸福社区”5个。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非遗展示馆建设项目,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开展古堰画乡文化特色小镇“一带一路”走进法国交流活动,办好浙江省第五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竹柳新桥第二十五届“三月三”畲族歌会、“莲都100”越野赛等文化体育活动。

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全民医保。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着力解决因病返贫、孤老返贫、残疾致贫等特殊贫困问题。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开工建设老年服务中心,新建3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扎实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投入使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70户。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深化优抚安置工作,推进优抚工作社会化服务。

全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全面推进城区D级危房连片征收,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实施地质灾害隐患“解危清零”行动,加快避让搬迁安置及隐患点核销进度,基本消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家,创成“省食品安全区”。加强企业“两链”和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切实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大救灾减灾防灾力度,新建、改建避灾安置场所10个。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提高社会应急动员能力。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平安莲都”建设成果。

同时,要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好统计、质监、档案、方志、移民、双拥、民族、宗教、侨台、外事、老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不断提升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法治思维,做到依法行政。围绕“法治莲都”建设,完善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审计、群众、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重大合同管理。进一步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行政复议局,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创新创业,做到高效施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提高行政效能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政府部门善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机制、创新的手段,破解莲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性矛盾、结构性问题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按照“可量化、可执行、可落地”的要求,每月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验收,确保指标一个一个落实,项目一个一个推进,难题一个一个破解,全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增效。

坚持首善担当,做到实干兴政。始终坚持实干第一导向,大力强化执行力建设,坚决做到群众有需求、党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动、落实有成效。按照区委锻造“莲都铁军”的要求,强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难题攻坚,大力营造比学赶超、苦干实干的干事氛围。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五大指标增速排名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向前移位。

坚持深耕基层,做到务实勤政。坚持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各项决策更加符合莲都实际。坚持高质量履行政府职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即期与长远、速度与质量等重大关系,多做标本兼治、量质并举、虚实相符的工作,着力在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见实效,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坚持干净干事,做到廉洁从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区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办法,继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切实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全程管控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强化公共财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监管。严格规范编外用工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厉行节约,注重开源节流,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目标引领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丽水市最低工资标准2018】2018年丽水市莲都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http://m.cyloushi.cn/gongzuozongjie/168717.html

推荐访问:丽水市2018年gdp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