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心得体会品读《梁家河》有感

时间:2020-12-15  来源:心得体会  阅读: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品读《梁家河》有感5篇

品读《梁家河》有感1

有人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有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在陕北七年知青岁月里,在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实践中,注入他血液里不变的信念。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梁家河。一两年后他不仅在劳动方面非常拔尖,而且在生活上、语言上都可以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尤其是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在这七年里,他读了大量的“无字”书,读懂了什么是“中国农村”,什么是“实际”。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这块厚重的黄土地,曾经以博大的胸怀接纳过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演绎红军革命的大舞台。

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营养,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有感2

在读《梁家河》的时候,想起了去年寻访梁家河接受教育的经历。跟着书本的文字,似乎再一次回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身边依旧氤氲着浓浓的红色气氛,弥散着黄土高原的泥土味,弥散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弥散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身心得益,精神奋发,收获颇丰,遂有所感,记此文。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不能改的优良作风

(一)两段路,一颗心

从武汉到延安,其实也不过约1050公里,在高铁时代,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然而我们尽管是一路坐在疾驰的列车上,也还是觉得疲惫不堪。坐在火车上昏昏欲睡的我脑海里突然显现出81年前的长征先烈的样子,当年的他们可是历经千难万险双脚跋涉到这里的啊,这该是有怎样坚定的信仰与意志力啊?!我想,是因为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信仰,不变的初心相互扶持着,才能够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吧。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强于革命时期千百倍,而我们的意志力却是远远不及他们。这是我们此次培训的第一条路,路途遥远,却是我最为生动也最深刻的课堂。

我们唯一步行走的一段路程,是步行至梁家河村,最多5公里的路程,我们却依旧抱怨牢骚。15岁的习近平当年下乡可是没有这么方便的交通条件。今天我们走的是柏油马路,习总书记当年走的是曲折的山路;我们想的是乘车前往,习总书记想的是带领乡亲们改造生存环境!这是我们与他的差距,也是我们所需要弥补的一课!一颗为百姓做实事谋福利的初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总没有忘记,到了我们手上更不能抛弃!

(二)三天,十堂课

从早到晚的学习安排,似乎看起来强度很大,但是我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惧风雨,也就不觉得多了。从党群关系和谐的杨家岭走到红色抗大,从感天动地父子情的王家坪革命旧址走到那个有着知青记忆的村庄,从连着天安门的宝塔山走到为人民而死的四八烈士陵园,从有马列主义的窑洞走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广场,每到一处,内心都有着深深的震撼,每一处旧址都像一个说书人,在为我们讲述着当年的历史。也许我们现在很富裕,也许我们现在很安逸,但不意味我们可以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些历史遗迹就是在用他们的风骨绘画着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劝诫着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改,不能忘,不能丢!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不能变的根本宗旨

我们总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却把年纪尚浅缺乏经验当做不能做事的借口,似乎我们说了这句话就等于我们为人民做了实事了。相较于15岁的习近平,乃至于扎根农村7年后的习近平,我们现在都不小了,但我们做的却远远没有他多。青年习近平,没有什么空话套话,没有什么花架子,有的是寒冬腊月里的开冰凿井,有的是远赴四川取经回来修建沼气,有的是大胆开创铁业社、代销店的勇气,有的是真真切切让老百姓有着满满获得感的实际利益。而我们,却往往仰望星空忘了脚踏实地!

无论是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了解到了一个更为具象立体的青年习近平,还是在梁家河村自己亲自看过摸过了时代印迹,青年习近平都应当是我们青年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在张思德广场重温“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我读得不够真诚,不够响亮,没有彰显出这篇文章应该有的力量。小时候学这篇文章,没有概念,没有形成自己的三观,只是当成一篇课文来学习,甚至于连张思德是谁都很模糊。而现在,随着自己信仰的逐渐坚定,三观的逐步成型,对于“为人民服务”切实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与期盼,也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为人民做点什么,而不是继续停留在喊口号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青春有很多选择,为人民,为国家,为信仰贡献青春力量,无怨无悔!

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们不能忘的高尚品质

从踏入通往梁家河村的那条路开始,便觉得这里的百姓是那么淳朴。会为我们指路,会和我们开玩笑,会关心我们是哪里来的后生。路旁是一片片的淤地坝,里面种植着黄芪,百合等中草药,也种着玉米等农作物。一块块“知青淤地坝”的标识牌,就是在诉说这里的知青岁月,而这,正是青年习近平当年的知青岁月最真实地写照,也是他为人民办实事的最朴实有力的佐证。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梁家河生活,让他把自己当成了梁家河人,当成了农民的一份子。无论是做到了县委书记,还是做到了省委书 记,甚至是做到了国家主席,他始终念着梁家河,念着这里的百姓的好。基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百姓,是他心里最挂念的人!一封又一封的回信,一次又一次的回乡,都是他对这群农民朋友,家人的挂念。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梁家河的百姓收留青年习近平,而习近平也一直挂念这群家人。而我们,还记得多少曾经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反思我自己,似乎忘了对这一路给了我帮助的人说声谢谢。

四.笃信好学手不释卷是我们不能丢的优秀习惯

 

我们常常感叹于习总书记的斐然文采与深厚的古诗词文化底蕴,却常常忘记不是因为他是总书记而有这样的水平,而是因为他常年坚持的阅读学习让他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即使站在最高的位置,也能抵御寒风手摘星辰!在《知青岁月》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谈到了习总书记爱读书,甚至已经是废寝忘食的地步。也许有人说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其他事干,那其他人呢?在梁家河村就有15个知青,为什么只有习总书记得到所有人的夸奖。以前的我也喜欢读书,甚至于上厕所都会带着书,而现在的我,似乎被手机绑架,以至于发觉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好像全是以前的“厕所文学时光”所积淀的,相较于习总书记坚持了几十年的阅读习惯,我,自惭形秽!无论是凿壁借光,还是囊萤映雪,都是我们优秀的的学习基因,但是如果我们不学习,躺在前人历史文化这本厚厚的功劳簿睡大觉,再优秀的基因也会退化变异!也正是来到了延安,来到了梁家河,亲自看一看那段革命时光,亲自听一听那段知青故事,才知道,自己是拥有多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却是以一种多么不负责的态度去利用这些条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是历史必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青年有着习总书记这样的青年朋友,是我们的幸事,也应当成为我们永久的学习榜样。

合上书本,放下笔,外面的夜色与办公楼的灯光形成对比。总有人在伏案工作,总有人在默默耕耘,总有人在为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而努力。

读《梁家河》有感3

《梁家河》一书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也展现了梁家河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仔细品读习近平与梁家河的故事,能深刻感受到总书记为民务实的真挚情怀。尤其是青年习近平身上的宝贵品质,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启迪,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学习他站稳人民立场、一心为民办事的情怀,学习他创新发展、善于为民办事的本领,学习他孜孜不倦、读书好学的精神,并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中,为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习近平15岁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梁家河故事让我认识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的由来。初到梁家河,他当过“逃兵”,反思之后努力弥合与村里人的差异,真正从心里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进而团结带领人民为过上好日子努力奋斗,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他不变的理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现在,中国已进入新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坚持这一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习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在梁家河的七年时光里,习总书记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里,扎根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做实事,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与梁家河建立了深厚感情。“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读完《梁家河》,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不忘初心、知行合一”,为青年成长指明了道路。当代青年要从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自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青年习近平为楷模不负青春韶华,做新时代有担当的新青年。

读《梁家河》有感:4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梁家河》是一本坚定信念、锤炼党性的教科书。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部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时这样说。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纵然经受着艰苦的磨砺和考验,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总书记都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真挚情感。

深深根植人民群众,是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的重要源泉。作为医务工作者,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必须要真正读懂患者的心。“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习主席在梁家河留下了魂,留下了根,留下了信念,主席的信念是从农村、农民的生活中留下的,对习主席和梁家河村民的感情和村民们对习主席的热情,不由得让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和想起农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个个小名叫起来那么亲切,说的乡亲们心里暖暖的,我读起来心里也是暖暖的。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春风阵阵,拂过乡亲们的心田,85岁的梁有昌一个劲的拍手,脸上挂着泪珠,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品读《梁家河》有感5

《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梁家河,一个载着习总书记启航的地方,七年的青春岁月让他在这里学会良多,不仅仅是他学习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是让他真的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地方。他受百姓馈赠,却又回馈百姓良多,不论去哪,他总是心头记挂着他身后的群众们。终于,在这里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

本书开始“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陕北高原是他的根,那里培养出了他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不管自己飞的多高,梁家河始终是他的根,他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这里的人以及这个地方所带给他的“学问”。

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

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

从《梁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奋斗史。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习近平同志都是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走在前、干在先,凝聚起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我们要学习青年时期习总书记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坚守信念的高尚品质。我们更要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品读《梁家河》有感5篇

http://m.cyloushi.cn/gongzuobaogao/167730.html

推荐访问: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