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言文翻译_《师说》复习整理4

时间:2018-06-08  来源:工作计划表  阅读:

《师说》文言文翻译_《师说》复习整理(4)

《师说》复习整理(4)

文章来自:爱师网

《师说》

一、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来(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文章来自:爱师网

《师说》

一、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来(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

文章来自:爱师网

《师说》

一、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来(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文章来自:爱师网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学于余(介词,向,跟)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二、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通“逗”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

(3)或师焉,或不焉(通“否”不从师)

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结果的连词)

古(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传播宗教思想)

3.吾从而师之古(跟从并且)今(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4.无长无少古(无论)今(没有)5.今之众人古(一般的人)今(大众)

6.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古(表……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结果)

7.小学而大遗古(指小的方面学习)今(学制的初阶阶段)

8.师不必贤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

3.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文章来自:爱师网

(3)道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4.指出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

三、判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2)吾从(之)而师之

3.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1)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文章来自:爱师网

四、阅读本文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B.叹息C.悲哀D.愤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A2.D3.D4.B5.D

《师说》文言文翻译_《师说》复习整理(4)

http://m.cyloushi.cn/gongzuojihua/92279.html

推荐访问:《师说》全文 《师说》教案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